北京市公共交通價格調整將於12月28日起實施。軌道交通告別“2元隨便坐”時代,起步價調整為6公里(含)內3元;地面公交起步價調整為10公里(含)內2元。對於調價,大部分人認為上調之後的價格偏貴。有人抱怨,“工資不漲,地鐵票價變貴。”(11月28日中國新聞網)
  可想而知,但凡漲價,無論再合情合理,一般都不會得到相關利益群體的贊同。如果北京的地鐵原來是免費的,現在變成“2元隨便坐”,也會有人覺得無法承受的。在房價瘋漲仍需政府限購的消費心態下,漲幾元錢的公共交通票價,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,似乎有點被“慣壞了”的矯情。
  為何說“慣壞了”?因為北京軌道交通的“2元隨便坐”,不僅是全國最低,全世界除印度外也是最低的。即使在實行這個票價的2007年,也是脫離了成本核算,作為“奧運政治紅利”的。當時,北京地鐵總里程不過180公里;而截至2014年2月,北京地鐵總長達到437公里。如果“2元隨便坐”不變,總里程的猛增自然意味著單張車票可乘坐的里程猛增,即單張票的補貼猛增。僅此,北京地鐵就有了十足的漲價理由。
  然而,關於北京地鐵票漲價,相關方面和專家學者卻不從地鐵運行成本上講道理,而是想從更高的層次上,提升這次票價調整的意義。關於漲價,北京市交委的理由是“通過價格杠桿分散高峰時段客流壓力,降低大客流風險”。將軌道交通人流向地面交通進行分流,有利於城市公共交通結構趨於合理。這顯然是把人們出行的“剛需”,當做可有可無的兜風了。目前地鐵的擁擠已經讓人望而生畏了,其中還有多少“可乘可不乘”的人去湊這個熱鬧?而資源和工作機會多集中在中心城區的現狀,怎麼可能讓那些為生計而奔波的人,因交通成本上漲而放棄賺更多的錢的機會?
  更不可思議的是,兩院院士王夢恕認為,地鐵如果每次票價2元,改為3元,可以做到政府補貼很少,但是現在再實時累計加價,可能使得客流減少,特別是年輕人,以及打工者離開北京。這似乎比北京市交委的減少乘客更勝一籌,可以迫使一部分人離開北京。如果這一說法成立,那麼,就徹底改變了北京公共交通調價的初衷了。本來,對於提高票價,減少政府的財政補貼,並且將財政支出用到更為需要的地方去,相信多數人都不會有意見。而現在變成以剝奪一部分人的權利去滿足另一部分人的福利,不就改變了這項準公共服務的性質了麽?
  基於此類論調,足以把地鐵調價中最簡單的成本原因,虛幻出脫離實際並可能形成階層對立的題外之意。於是,自以為既得利益的群體就開始矯情。就像吃慣了財政補貼的“大鍋飯”,竟然連不賺錢甚至還貼錢的“食堂”都吃不起了。有媒體煞有介事地算了一筆賬,“北京地鐵提價後部分遠途通勤族年交通費超四千”。筆者不禁想問,這部分人為何不省下這筆錢,就近找一份工作?既然知道這段路不是白跑的,那麼,相應的成本就必須要財政補貼,也就是納稅人負擔?
  因此,所謂的北京地鐵票漲價之爭,實際上充滿了虛幻和矯情。現在要漲價,就該把運營成本和資金壓力老老實實、明明白白地算清楚、亮出來,請市民看明白,而不需要找那麼多是似而非的理由。那麼,在公道的價格面前,任何消費者都沒有值得矯情的理由。
  文/知風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地鐵票漲價之爭的虛幻和矯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b00bbgm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